太极拳
英文名称:Chinese TaiChi
【课程编号】GEN01220 |
【所属模块】家国情怀与价值理想(体育与健康课程) |
【学分数】1 |
【适用专业】所有专业 |
【学时数】32 |
【开设学期】春季、秋季 |
【已开设次数】历年 |
【建议选课人数】30(游泳25) |
【授课教师姓名】王建华 |
【授课教师职称】教授 |
【授课教师联系方式】Email:duxiaohong_11@126.com 手机: 13911990491 |
|
【先修课要求】无 |
一、课程简介
太极拳课程属于通识教育课程中的必修任选课程,为全校本科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开设。该课程通过集体讲授、小组学习、探究学习、反复练习等方式(组织教法),教授太极拳基本功法、核心技术动作与组合、24式太极拳套路以及太极拳的传统文化内涵等(主要教学内容),旨在让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础技术与练习方法,提高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培养其良好的运动养生技能与习惯、对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进一步感受与理解。
二、课程目标
1、通过太极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及其基本规律,掌握一定的传统养生和身体锻炼的相关知识与方法;
2、通过太极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太极拳的基本功法、核心技术动作与组合、以及24式太极拳成套动作,对太极拳的主要动作要领有初步体验,具备今后自主运用太极拳进行身体锻炼、养生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中国武术、太极拳等传统体育运动的欣赏能力,加强其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情趣地了解,巩固、提高学生对太极拳的持久兴趣以及对中国太极拳文化地理解。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一)基础理论 4学时
主要内容:
1.太极拳的形成与发展
2.太极拳的传统养生特点与原理
3.太极拳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4.太极拳比赛基本规则和太极拳运动赏析
教学重点:太极拳的养生健身原理、太极拳的传统文化内涵、太极拳的传统审美特征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在个人学习练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能够结合太极拳的动作学习和练习体验养生健身效,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身体意识的理解。
课前学习要求:学生课前需通过网络、书籍、视频资料等查找相关信息和资料,提高对太极拳的认识和了解。
其它教学环节:太极拳课程的理论讲授,主要采取理论知识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将相关的文化、思想、原理渗透在动作技术教学中,同时加强课堂讨论、小组探究、观看视频、动作演示等方式方法来强化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二)技术实践与应用 24学时
1. 技术
(1)太极功法
主要内容:
1)无极桩功
2)浑圆桩功
教学重点:练习静心、肢体放松、集中注意力、去掉身体僵力、学习呼吸方法。
教学要求:理解理论原理与方法,加强自我练习与体会。
课后练习要求:课后自行复习、练习,体会动作。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上相互帮助,感受动作、交流体会。
(2)太极拳基本动作与方法
主要内容:
1)太极拳的身体各部位要求
2)太极拳各种步型、步法
3)太极拳各种手型手法
4)太极推手基本动作
教学重点:能够比较熟练掌握基本步型的完成过程与控制,体会太极推手的听劲。
教学要求:由于太极拳对身体各个部分都有具体要求,因此对初学者难度较大,需要学生课堂上注意力高度集中,提高身体与意识结合的能力,提高动作的协调控制能力和对动作完整性的理解。
课后练习要求:课后根据太极拳对身体部分的要求,做一些简单的肌肉控制练习。
其它教学环节:加强动作方法的学习和记忆,采取两人一组的阻力练习法体会动作。
(3)太极拳核心技术动作组合
主要内容:云手、开合手、原地倒卷肱、揽雀尾等
教学重点:体会动作的完成协调性,上下肢配合,动作、呼吸和意念的配合
教学要求:尽量提高对连续动作的记忆方法与能力。
课后练习要求:课后加强动作组合练习,逐渐提高动作的记忆能力。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相互观摩、课下可观看视频巩固动作要领,增强记忆。
(4)24式简化太极拳成套动作
主要内容: 1.起势:(2A) 左野马分鬃 (2B) 右野马分鬃 (2C) 左野马分鬃(3) 白鹤亮翅(4A) 左搂膝抝步 (4B) 右搂膝抝步 (4C)左搂膝抝步(5) 手挥琵琶(6A) 左倒卷肱 (6B) 右倒卷肱 (6C) 左倒卷肱 (6D) 右倒卷肱(7) 左揽雀尾(8) 右揽雀尾(9) 单鞭(10A) 云手一 (10B) 云手二 (10C) 云手三 (11) 单鞭 (12) 高探马(13) 右蹬脚 (14) 双峰贯耳(15) 转身左蹬脚(16) 左下势独立 (17) 右下势独立 (18A) 左穿梭 (18B) 右穿梭 (19) 海底针 (20) 闪通背 (21) 转身搬拦捶 (22) 如封似闭 (23) 十字手 (24) 收势。
教学要点:以学习、体会与掌握各个动作要领为主,强调动作完成中身体各部位方法的连贯性、正确性,加强对身体的控制和动作方法的掌握。
教学要求:学生在课下加强练习,巩固动作记忆,动作熟练是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的基础条件。
课后练习要求:学生在每次课后应结合新授内容进行复习练习。
其它教学环节:课堂上可以采取配乐练习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观看视频、相互观摩、小组练习展示成果,丰富课堂教学手段。
2. 身体素质 4学时
主要内容:
(1)发展耐力素质的练习内容:慢跑、健身跑、各种形式准备活动
(2)发展力量素质的练习内容:站桩、武术步型(蹲马步、弓步)、低位太极拳动作练习
(3)发展柔韧素质的练习内容:各部位关节拉伸、上肢、腿部柔韧性练习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身体素质练习的重要性、学习体验多种身体素质练习方法。
教学要求:尽可能坚持完成老师的要求、调整练习中的呼吸方法。
课下练习要求:可以在平时进行简单有效的身体素质练习。
其它教学环节:向学生介绍其他身体素质练习方法、学生互相交流练习方法的有效性。
四、教材与学习资源
(一)教材
1. 杨国庆、殷恒婵主编,大学体育文化与运动教程[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7.8
2. 曾庆国主编,中国太极养生[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12
3. 姚明焰主编,形体与太极[M],BetWay必威官方网站,2014.6
(二)主要参考书及学习资源
1. 漆浩主编,太极拳养生[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5年
2. 祝大彤,薛秀英编著,太极内功解秘[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年
3. 余功保主编,太极号健康快车[M],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年
4. 相关网站:http://www.taijicn.net 太极中国
http://www.china-taiji.de 中国太极资源网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
1、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采取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教学,课堂上强调学生对动作方法原理的学习与体验练习,课下需要学生进行自主练习或进一步运用学习资源进行学习,以达到本课程的最佳教学效果。
2、本课程课堂教学中主要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形式与方法,如音乐伴奏、观看视频、小组学习、自主探究、集体练习、演示观摩、心理暗示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练习积极性。
3、结合本课程教学,进一步促进学生相关体育健康知识、运动健身技能和运动习惯养成。
六、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采取考试方式,成绩的评定分为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两部分。平时成绩占40%,主要根据学生的考勤、学习态度、课外作业和练习等情况等进行评定。缺课1/3者,不能够参加考试和总成绩的评定。期末成绩占60%,
本课程采取小组(3~4人)考核的形式,要求每人完成24式简化太极拳成套动作的演练(可配音乐)。
总成绩(100分) |
|
平时成绩(40分) |
期末成绩(60分) |
耐力素质:女生800米/男生1500米(20分) 力量素质:女生仰卧起坐/男生引体向上(10分) |
24式简化太极拳成套动作 |
注:病假或迟到扣0.5分/次、事假扣1分/次、旷课扣2分/次(共10分)
执笔人:杜晓红
【编写日期】:2015.1.20